
微信公眾號二維碼

微信咨詢顧問二維碼
新益為5S咨詢公司概述:5S管理起源于日本,通過規范現場、現物,營造一目了然的工作環境,培養員工良好的工作習慣,其最終目的是提升人的品質,養成良好的工作習慣。那么我國高校日常管理中心該如何運用企業5S管理來加強學生事務的管理呢?
5S咨詢
一、5S管理概述
日本最先在企業管理中運用了5S管理制度,現在在全世界已成為一種極其流行的有效管理方法。5S管理在企業中如果得到非常嚴格的實施,則企業品質可以得到有效改善,企業形象可以得到顯著提升,企業生產效率可以得到有力提高,工作場所的安全性會有明顯提高,而且對工作環境的提升會非常有效。
1、5S管理的基本內容
整理(SEIRI)、整頓(SEITON)、清掃(SEISO)、清潔(SEIKETSU)、素養(SHITSUKE)。
2、5S之間的關系
整理、整頓、清掃、清潔與素養這5個S有著緊密的聯系,它們之間并非各自獨立、不無關系的。企業在運用5S管理過程中是相輔相成、從淺到深、必不可少的。
二、我國高校學生日常生活中存在的問題
近幾年來,我國高等教育不斷發展,高校擴招現象嚴重,高校學生質量以及層次多元化,我國高校日常事務管理以及改革教育方法等方面出現了很多問題。
1、大學生日常事務管理滯后
在當今社會高速發展的大環境中,給大學生帶來了更多機遇以及挑戰,對學習和生長環境也帶來了新變化,但是值得我們高校工作者反思的是:大學生日常事務管理的方式方法依然老舊,落后的管理制度阻礙了大學的全面發展,雖然有一部分大學在日常管理制度上尋求突破和創新,但是高校管理方法的變革速度遠遠不及社會的發展。
2、高校學生每況愈下的學習氣氛
當今我國大學生管理的目標是培養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根據調查得知,現在高校學生學習不夠努力,很多學生大一還保持者高中的一些學習習慣,但是他們在大學階段的學習缺少目標,不能給自己很好的定位,逐漸失去了學習的動力,放松了學業。
3、現代高校學生宿舍管理存在的問題
現在大學生在宿舍生活情況非常糟糕,大學生懶散,宿舍學習效率低,隨著科技的發展,學生電腦的普及,導致學生作息習慣不規律,有相當比例的學生沉迷網絡,通宵上網,影響宿舍同學休息,進而導致同學間的關系惡化,學生在宿舍中交流變少,缺乏相互信任,生活、學習以及人生消沉。
三、對我國高校推行5S管理的幾點建議
結合我國高校現狀以及5S管理的特點,對高校在實施日常事務管理中普遍存在的一些問題,本文建議在以下幾個方面來對高校推行5S管理,促進5S管理在高校中的實施。
1、深入研究5S管理的內涵,認知理解相關內容
在對大學生進行5S管理教育之前,學校輔導員和管理干部需要糾正他們對5S管理的誤解,認識到實施5S管理的最終目標。實施5S管理可以創造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環境,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習效率,提高核心競爭力和自身價值。同時,5S管理也不能視為萬靈藥。
有專家指出:“5S管理是企業現場管理的基礎工程,其他管理方法需要補充”。因此,在高校中,除了在日常事務管理中運用5S管理方法外,還需要對大學生進行長期的思想教育。實施5S管理是一項長期持續的工作,高校管理者不應指望從5S管理活動中獲得急功近利。
2、加強大學生學習5S管理的研究與實施
根據大學生的學習現狀,應該進行一項專門的5S管理研究,要求學生理清自己的學習思路,在課堂學習中給自己一個好的位置。高校教師應整頓課堂紀律,讓師生形成良好的溝通渠道,提高學生的自我修養,使學生有學習的目標,樂于學習,成為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3、加強學生宿舍5S管理營造和諧溫馨氛圍
在宿舍管理方面,管理部門要有較高的思想認識,找出大學宿舍亂象的根本原因,讓學生從自身方面認識到原因和危害,從整理思想入手,然后定期在全校宿舍進行清掃檢查。學校管理部門可以聯系團委和各高校開展宿舍整改活動,加強宿舍5S管理。
同時,要牢牢把握5S管理理念在網絡中的宣傳,擴大影響力,加強管理,使宿舍和宿舍網絡成為5S管理宣傳和實施的有力保障體系。
4、精心規劃部署,在高校日常事務管理中建立完善的組織模式
為了在高校日常事務管理中進行5S管理,需要制定實施目標和明確要求;高校管理制度建設要與時俱進,努力創新,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高校各部門要承擔相應的責任,按照總體實施方案和組織實施方案進行有效分解,并有專人負責系統建設的事務管理。
高校日常如何運用企業5S管理?以上就是新益為5S咨詢公司的相關介紹,做好企業的5S管理工作就是為精益生產管理活動打下基礎,讓精益生產管理在企業中發展有一個良好的前提。
建立生產有序、管理順暢,操作規范,士氣高昂、高質量、低成本、短交期的作業現場;
為企業規劃設計一套由內到外的形象升級,外觀視覺價值體現、內在的管理內涵體現;
全員參與設備管理高產出和低成本運營,提升設備管理能力,維護能力,提高效率
構建班組生產管理體系、循環評價、人才育成、持續改善、績效管理、文化養成體系;
提高產品質量、降低生產成本、縮短交期、增加利潤,讓管理更系統科學,執行力更強
對工廠的各個組成部分進行合理安排,以提高生產效率、降低成本、優化物流、改善工作環境等